进攻能治百病!但湖人的防守呢?
新赛季开打一个多月,湖人以12胜4负站稳西部上半区。
东契奇+里夫斯双核联手,进攻确实漂亮,角色补强也在逐渐磨合成型;随着詹姆斯回归,球队核心阵容基本完整。

表面来看,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往前走,这支湖人也是久违地让人感受到本赛季有机会。但最容易让人忽视的是,出色战绩下,并不代表球队完全没有问题。
特别是把湖人放进目前西部最强一批球队中对比,面对雷霆、火箭、掘金,如果湖人想稳稳进入争冠席位,目前至少还有一个根本问题:
湖人的防守,距离真正的争冠级别,还有一段距离。
不可否认,本赛季湖人的进攻观赏性确实提升不少,场上篮球流动变快,外线三分命中率也在提升,攻防反击也更成熟。

但同样是事实的是,他们的防守问题也开始被摆上台面。在比赛中,时常暴露出一些尴尬回合:
外线漏给对手空位、底角射手漏人、弱侧轮转慢半拍、内线沟通失误、转换防守失位;
这些现象的后果也很明显,明明可以一波流把比赛打花,结果突然出现连续漏防,进攻断线;要不就是比赛明明处于胶着局面,结果突然一泻千里落败。
对于湖人球迷而言,“湖三崩”的口号属实是再熟悉不过了。
而面对这些局面,湖人唯一的解法还是只能依靠东契奇、里夫斯硬解,这个选择的代价也很明显,东契奇场均出场36.2分钟,里夫斯则是36.1分钟。放眼全联盟大多数核心球员,这二人的负担已经相当大了。

对比来看,约基奇场均34.8分钟,亚历山大33.2分钟,这才是成熟强队的轮换节奏。
而在核心球员的高负荷出战下,湖人防守效率位居联盟第17,进攻效率则是联盟第9。进攻还能够支持他们在常规赛打出成绩,但中下水平的防守效率,想争冠就远远不够了。
回看过去20年的冠军球队,基本所有球队防守效率都在联盟前十水平,掉出前十行列的,仅有2018勇士和2023掘金。
虽然防守并非球队全部,但“防守赢得总冠军”这句话,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而湖人如果不能把防守提升到前十、甚至前五级别,季后赛面对更高强度对手时,终究还是会暴露问题。

对于湖人的防守,细分单节来看,他们并非防不住,主要在于防守强度不够稳定:
场均第一节失分31.2分,联盟第22;
场均第四节失分26分,联盟第3;
巧合的是,这两节都是主力出场时间,这个差距说明什么问题呢?
湖人的防守强度,主要需要慢热进入状态;大多数时候,他们并非一开场就能够保持强硬防守,而是会进行到一段之后才开始认真布防。
这样的选择不难看出问题,如果开局被一波流打穿,末节需要花双倍体力都不一定能追回来;逆转戏码固然好看,但终究不能每场比赛都指望最后逆转。
逆转比赛的代价,是球星体能的高消耗,而体能耗尽,再想胜利也就很难了。

这就不难让人疑问:湖人的防守为什么时好时坏呢?
从表面来看,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:
目前的湖人防守更多取决于心态,而并非能力。
他们可以全员保持强硬防守,甚至是东契奇,本赛季变瘦之后的防守也是大幅进步;艾顿补上护框短板,其余补强的角色球员也能够保持稳定强度。
但问题就在于此,湖人经常出现一些不防的回合,轮转少一步、补位慢一拍、沟通差一点,球队防守也只能被连续打穿。
在这一环上,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老将詹姆斯,他的防守选择,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全队。很现实的情况,40岁的詹姆斯已经不可能每球必争,他会选择节省体力,在一些有把握的回合中全力防守。

但问题在于,当队内话语权最大的人选择放弃一些细节,其他角色球员自然也会受到影响。
对于冠军球队,他们的防守更多靠球队文化和比赛态度,不能因为“不确定能防住”就选择放弃防守;但如果球队领袖都在这么做,球队防守体系自然难免松懈。
简而言之,湖人本赛季的防守波动,本质上并非是防不住,而是没有建立起“每一个回合都要专注防守”的冠军球队习惯。
湖人确实是一支强队,但如果标准换成争冠级别球队,答案或许就没有那么轻松了。
当对手实力拉满,季后赛每回必争时,甚至是裁判哨声不利、核心轮换缩短时,湖人这种“不稳定的防守”,难免被无限放大。

而这个短板很难靠交易解决,等到湖人能从开局第一分钟到最后时刻都保持防守强度,那时他们才算得上真正的争冠球队。
下一篇: 返回列表